未來5年,監管不確定性、運力過剩和疫情走勢,是航運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
日前,業界權威媒體勞氏日報(Lloyd'sList),針對未來航運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了一項調查。
結果顯示,未來5年,監管不確定性、運力過剩和疫情走勢,是航運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
1、未來5年航運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是什么?
調查中,有超過45%的受訪者表示,監管的不確定性是未來5年航運業面臨的最大風險。這表明,人們對航運業減排舉措進程和減排措施的一致性,越來越擔憂。
此外,30%的受訪者將運力過剩列為航運業的頭號風險。認為疫情和融資渠道是頭號風險的,分別為13%和11.5%。
2、預計何時會對航運業征收碳稅?
航運業在環保方面的一舉一動,牽動著航運企業的心,但對于航運業何時征收碳稅的問題,業內仍存在較大分歧。
盡管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到2025年或2030年將對航運業征收碳稅,但也有超過22%的受訪者預計,2035年以后才會征收這一費用。還有超過10%的受訪者認為,航運業根本不會征收碳稅。
3、供應鏈危機何時結束?
供應鏈危機是當前航運企業面臨的另一大風險。
接近56%的受訪者認為,供應鏈危機在2023年之前不會結束。還有近24%的受訪者表示,供應鏈危機將在2022年旺季過后結束。
4、未來兩年影響航運市場最重要的宏觀因素?
而不論供應鏈危機何時結束,有超過38%的受訪者表示,這一危機是未來兩年影響航運市場最重要的宏觀因素。
還有超過3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未來兩年影響航運市場最重要的宏觀因素。
5、2022年航運企業的最佳投資機會是什么?
在被問及2022年航運企業的最佳投資機會時,32%的受訪者選擇了船舶效率改造,28%的人選擇數字化。而在2020年,有36%的人選擇了數字化。
這一變化表明,隨著人們對碳排放監管的擔憂加劇,對現有船舶進行改造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已經超出了數字化這一回報期較長的投資。
注:信息來源:中國航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