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可能會導致海運運價格飆升,而全球供應鏈仍在受疫情影響。
供應鏈咨詢公司FourKites網絡協作部總經理格倫·克普克(Glenn Koepke)表示,由于入侵,海洋運費可能會翻倍或三倍。克普克說,運費可能從每40英尺集裝箱1萬美元飆升至3萬美元。
貿易潛在影響不容小覷
事實上,俄烏沖突對貿易的影響不容小覷。
克拉克森研究CRSL指出,俄羅斯在全球海運出口中比例約5%(2021 年俄羅斯出口量超過6.3億噸)。不過以海運噸海里計算該比例較小,因為較多貨物通過短途方式出口到歐洲(從俄羅斯西部)和亞洲(從俄羅斯東部)。烏克蘭出口量在全球海運出口中比例約1%(約 1億噸)。
能源是俄羅斯出口的重點——該國占全球海運石油出口的10%,其中9為原油,11%為成品油;占全球LNG出口的8%和全球煤炭海運出口的13%。兩國的糧食出口在市場中有顯著的影響——俄羅斯占全球糧食出口的7%,烏克蘭占9%,幾乎全部從黑海運出。
此外,大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也通過管道輸送到歐洲,包括在2021 年通過途徑烏克蘭的 “友誼” 管道向歐洲輸送約4000萬噸原油,以及約1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國際航線運費暴漲
受俄烏沖突影響,近日油輪價格大幅飆升,從波羅的海到英國/大陸的阿芙拉型TD17航線在一天內飆升108155美元,達到121741美元。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所有船舶部門在一天內的漲幅超過100000美元。
國際航運商會(ICS)警告稱,如果烏克蘭和俄羅斯海員的自由流動受到阻礙,供應鏈將中斷。BIMCO 和 ICS 于 2021 年發布的海員勞動力報告報告稱,目前有 189 萬海員在全球商船隊中運營超過74000 艘船舶。在這一總勞動力中,198123名(10.5%)海員是俄羅斯人,而烏克蘭占76442名(4%)。
俄羅斯有49家航運公司,合計自有運力達1000艘。人員的缺乏,制裁帶來的運力空缺,以及能源中斷三方面都將使市場運費漲到新一輪幅度。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龔建偉認為,從細分市場來看,國際石油和天然氣能源運輸市場首當其沖,也是當前受影響最大的板塊,主要對市場情緒造成影響。同時,國際油運市場受恐慌情緒傳導,對俄歐航線阿芙拉和蘇伊士船型形成重大影響。
首先,恐慌情緒最早出現在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層面。國際天然氣和原油期貨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飆升40%以上,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一度突破105美元/桶,為7年多來首次破百。
其次,原油運輸受影響最大,成品油運輸幾乎無影響。受德國宣布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認證程序和可能出現的俄羅斯-歐洲油氣管道運輸中斷影響,油運市場出現一定的恐慌情緒,自俄羅斯向歐洲的原油航線運價出現暴漲。數據顯示,2月23日至25日,波羅的海原油運價指數由725點上升至1147點左右,大幅增長58.2%,成品油運價指數相對平穩。
再次,阿芙拉和蘇伊士等中小型船舶的租金受影響較大。數據顯示,2月23日到25日,中小型船舶等價期租租金由5889美元/天暴漲至43671美元/天,翻了七倍有余,情緒傳導到大型船舶還需要一段時間。俄羅斯波羅奈斯克港至德國威廉港、俄羅斯新羅西斯克港至意大利奧古斯塔港的航線受影響最大,運費暴漲。目前,其他自北美和中東替代效應所產生的運輸需求尚未形成。
眾多商船改道撤離
由于俄烏沖突升級,此前閑置在與烏克蘭接壤的羅馬尼亞東北角船只,過去兩天有66艘船只正在改道或離開烏克蘭錨地。
俄羅斯的鉗形襲擊看起來像是試圖在亞速海以北建立從俄羅斯到克里米亞的陸橋,該地區已對商船實行關閉政策。烏克蘭港口也已停止運營,班輪運營商已通知客戶,對烏克蘭的服務已暫停。
“隨著局勢的發展,整個黑海的航行自由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安全顧問 Dryad Global 昨天警告說,并補充:“因此,所有船舶和商業運營的主要風險仍然是商業不確定性,而非船員安全風險之一。需要提醒的是,船舶和商業運營商此時避免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所有運營和過境,不應嘗試進入亞速海。”
美國交通部表示,船舶在黑海和亞速海航行時可能遇到的風險之一是 GPS 干擾、AIS 欺騙或其他通信干擾。
班輪咨詢公司 Vespucci Maritime 的首席執行官 Lars Jensen 通過 LinkedIn 表示,烏克蘭港口關閉將加劇東地中海和黑海港口和碼頭的擁堵問題。
Jensen 警告說:“我們已經遇到了擁堵問題,新的烏克蘭集裝箱也將加入到擁堵隊伍,它們很可能會在港口或附近的倉庫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亞洲和歐洲之間的鐵路或卡車陸路服務也可能面臨服務中斷。
馬士基海運和物流服務主管文森特?克拉克表示:“北歐所有的樞紐都已經非常擁擠,任何耽誤貨運的小事都將加劇問題。”
周二,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馬士基(Maersk)宣布,將暫停往返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航運。該航運公司與ONE、MSC和赫伯洛德公司一起做出了這一決定,這一舉動將影響全球至少47%的集裝箱航運。
注:信息來源中國水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