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表示,該公司取消了數十億美元的訂單,另一個零售巨頭塔吉特Target也傳出取消了15億美元的訂單。
“是庫存水平與預期需求相吻合”。幾乎整個零售行業近月忙于去庫存,同時大幅減價甩貨。去庫存也帶來了連鎖反應,航運價格大幅下降。
近期,近洋線運價跌幅較大,可能主要由于通貨膨脹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貨運需求嚴重不足,艙位過剩眾多集運公司搶貨。
集運市場跌勢難擋!連續11周下跌!創疫情以來最大跌幅!
近期集運市場也是跌勢難擋,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11周下跌,跌幅更擴大至8%,創疫情以來單周最大跌幅。
根據上海航交所8月2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上周SCFI指數續跌275.57點至3154.26 點,跌至去年5月上旬以來新低,歐美主要航線運價全面下跌,其中美西線單周跌幅高達11%,近洋線跌幅也高達21%。
三大航線中,美東線每FEU運價周跌191美元至8801美元,跌幅 2.12%,雖然創下去年6月中旬以來新低,但跌幅相對其他長程航線較低。美西線每FEU運價周跌648美元至5134美元,降至去年 7 月中旬以來新低,跌幅自之前一周的 6% 一口氣再擴大至 11.2%,首次出現單周兩位數跌幅。
與此同時,歐洲線也難以止跌,每TEU運價周跌347 美元至4441美元,跌幅7.25%,創去年4月下旬以來新低。
業界人士指出,從目前運價來看,集運市場已確定第三季度旺季不旺。由于歐美市場通貨膨脹,需求不振、庫存積壓,隨著貨源減少,集運公司填艙壓力引發殺價搶貨現象,運價下跌已成趨勢,歐美主要港口罷工、擁堵程度,將決定運價的跌勢。全球范圍內的去庫存無疑是集裝箱船運價格暴跌的重大原因,不過新的十字路口也已經到來。夏季的大減價清貨已經結束,接下來的圣誕季銷售才是對各國經濟與消費的真正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