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暴發后,由于供應鏈中斷、港口積壓和貨物激增,國際運費出現飆漲,一眾船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年初,一則“長榮海運年終獎發40個月月薪”的消息,令人直呼“太壕”....
5萬→1萬!集裝箱運價暴跌!海運市場現“冰與火”行情
根據上海航交所9月23日公布的數據,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240.61點至2072.04點,周跌幅10.40%,連跌15周,從年初歷史高點5109點下降近60%。
7月份到9月份,是我國貨物出口的傳統旺季,集裝箱運價也水漲船高。然而今年,原本一路走高的集裝箱運價,卻在近期接連下跌。是什么原因,導致海運市場出現“冰火兩重天”呢?
在浙江義烏經營餐具生意的傅女士,最近發現,海運費用又下降了。每年7到9月份是我國貨物出口的傳統旺季,可今年,集裝箱運價不僅沒有上漲,反而持續下降,部分航線甚至出現了暴跌。
浙江某供應鏈有限公司商務經理 :美國航線降得很厲害,去年9月份,最高市場賣價,美森快船達5萬美元,現在是1萬多的市場賣價。紅海、中東、印巴這些航線也全部下降。
今年以來,一飛沖天的海運市場遭受陣陣寒流,在近期海運價格持續下跌的趨勢下,海運市場“旺季不旺”的形勢愈發明顯。
黃金周臨近!船公司大面積停航,三大聯盟取消超百航次
隨著國慶節黃金周的到來,班輪公司近期的停航計劃也接踵而至。將會在中國國慶節假期期間進行大量的運力“調整”。
根據德魯里9月23日發布最新數據,接下來的5周(第39-43周)里全球三大航運聯盟陸續合計取消了101個航次。THE Alliance 宣布取消 36 次,其次是 2M 和 Ocean Alliance,分別取消 33 次和 32 次。
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北歐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線中,在744次預定航行中,在第39周至第43周期間宣布取消的航行有117次,取消率為16%。在此期間,68% 的空白航次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25%發生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7%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貿易。
德魯里表示,亞洲出口的東西方主要貿易需求疲軟,加上黃金周(10 月 1 日至 7 日),導致承運人實施停航以抵消下降的貨運量和即期運費。事實上,一些船公司已經終止了向美西提供的一些跨太平洋服務。例如Matson在旺季之前的9月中旬取消了連接中國和美西的CCX航線。
在許多貨代人看來,全球經濟通脹、疫情影響及糧食和能源危機、俄烏沖突等各種因素的大背景下,海運費必然下降。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是明年的行情會怎樣,尚是未知數。當疫情紅利褪去,貨代企業又該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在此提醒,近期英國等歐洲港口罷工擁堵情況仍在繼續,加上黃金周到來,未來幾周大面積停航,近期有出貨計劃的合理安排出貨,注意風險防范!
來源:維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