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抗議高通脹,自9月底開始,法國煉油業爆發罷工。這擾亂了正常的貿易流動,四年來首次沒有美國原油出口到法國。
在通脹飆升之際,法國工人舉行抗議,要求提高工資,這阻礙了主要煉油廠的運營。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和道達爾能源旗下的幾家煉油廠被迫削減或暫停當地業務。這些煉油廠將原油加工成汽油等燃料,而受罷工影響,他們對美國原油的需求下降。
根據媒體匯編的船舶跟蹤數據,本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美國原油運往法國港口。
能源分析公司Vortexa的分析師Rohit Rathod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這將是自2018年9月以來首次沒有美國石油運往法國。
適得其反?
法國能源行業的混亂正處于一個關鍵時點上。
歐盟委員會將于12月啟動對俄羅斯的下一輪制裁,屆時流向歐洲大陸的能源貿易可能將進一步受干擾。眼下,歐洲各國正急于在那之前獲得更多石油供應。
自俄烏沖突以來,歐洲國家轉向別處尋找俄羅斯能源供應的替代品,美國原油是主要的替代來源之一。
Rathod指出,大部分沒有送達法國的美國原油都被改變路線運送到歐洲其它目的地,包括丹麥和意大利。
數據顯示,埃克森美孚本月將一艘原油油輪從原定目的地法國勒阿弗爾(Le Havre)轉至了英國Fawley港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于供應中斷,這場為抗議通脹而舉行的罷工可能反而會加劇通脹。
大罷工一度導致法國60%的煉油產能下線,約三分之一的加油站供應出現問題。
根據最新消息,周四持續近一個月的罷工浪潮似乎聲勢漸弱。道達爾仍在罷工的煉油廠數量從峰值的5家降至2家。
法國政府和相關公司稱,仍在努力應對石油短缺的加油站數量已降至不足17%,而周三為20%,周末則超過30%。不過,煉油廠可能需要兩到三周時間才能重新全面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