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暴漲。截至15: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日內最高暴漲逾1800個基點,盤中一度收復7.07元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大漲逾900個基點,盤中一度收復7.06元關口。
業內人士表示,受美元指數短線上行趨緩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反彈;未來人民幣匯率漲跌取決于中國經濟的前景,人民幣逐步走穩回升的大方向不變,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受美國10月CPI數據低于預期影響,歐美股市集體大漲,美元指數下挫,人民幣直線拉升。
美國10月CPI同比上漲7.7%
11月10日電美國勞工部10日公布數據稱,美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4%,同比上漲7.7%。
上述通脹數據低于市場普遍預期,表明美國通脹形勢略有好轉。《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美國10月CPI同比漲幅為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仍處于歷史高位,這可能促使美聯儲開始放緩加息步伐。
10月美國CPI環比漲幅同9月持平,同比漲幅較9月收窄0.5個百分點。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6.3%。
二手車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下跌,以及服裝價格和醫療費用的下降,幫助緩解了美國10月的通脹水平。
數據顯示,美國10月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4%,與上月持平,但同比漲幅仍高達10.9%。10月能源價格出現反彈,環比上漲1.8%,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下滑勢頭。占CPI比重約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環比上漲0.8%,漲幅較9月擴大了0.1個百分點。
“10月CPI數據至少增加了美聯儲放慢加息節奏的可能性”,美聯社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稱,即便通貨膨脹初步緩解,美聯儲仍有可能繼續提高利率,為經濟降溫。
放緩加息步伐成為可能
今年3月以來,為了給不斷“爆表”的通脹降溫,美聯儲已完成6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375個基點。
最新CPI數據公布后,即使通貨膨脹率放緩,它仍然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而且報告的幾個領域顯示生活成本仍然很高。占CPI約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4月上漲0.8%,為1990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較上年同期上漲6.9%,為1982年以來最高年度增幅。此外,燃料油價格當月暴漲19.8%,12個月來上漲了68.5%。
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仍傾向于繼續加息以緩和通脹,但加息幅度可能放緩。彭博社報道稱,美國10月CPI增速大幅放緩,給市場帶來了希望,即美國40多年來最快的物價漲幅正在消退,并為美聯儲提供了放緩激進加息的空間。路透社的報道中也稱,10月份通脹大幅回落暗示美聯儲可能正接近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快的一次加息周期的拐點。
CPI數據公布后,期貨市場對美聯儲下月加息50個基點的押注大幅升溫。據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數據發布20分鐘后,交易員認為美聯儲在下月中旬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已經升至80.6%,相比之下,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已經減少至不足20%。
“美聯儲新喉舌”Nick Timiraos發文稱,10月份的通脹報告可能會使美聯儲按計劃于下月加息50個基點。官員們已經暗示,他們對近期通脹數據有些不敏感,希望放緩加息步伐。
發稿前不久,費城聯儲主席哈克也表示,從75個基點轉向50個基點的意義重大,身為2023年票委的他還預計將在明年的某個時候暫停緊縮政策。
德國10月通脹率再創1990年以來新高
德國聯邦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10月通貨膨脹率為10.4%,連續第二個月創下1990年以來新高。
德國聯邦統計局局長格奧爾格·蒂爾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能源價格上漲依然是高通脹的主要原因,但其他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也越來越明顯。
數據顯示,10月通脹率為今年3月以來連續第八個月超過7%。當月德國能源和食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3.0%和20.3%。去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因素,當月通脹率為5.0%。
歐盟統計局此前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烏克蘭局勢影響,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飆升,10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10.7%,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