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航運業2023年面臨三大挑戰:全球貿易下滑、運價崩跌、新船激增。當前運價已快速下滑到接近2015~2019年平均數。
部分國際機構、航運資深人士表示除非船公司大幅調整運力否則運價戰繼續打美西、歐洲等航線盈虧線難守船公司獲利將大幅縮水小型船公司恐出現虧損。
從2022年初運價歷史高點計算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到2023年首周已大跌逾79%美西線、歐洲線更是超跌分別下跌逾83%、86%。
據德魯里1月初最新報告船公司幾乎失去對市場的shopping mode 控制力當需求出現疲弱時沒有積極管理運力而是回到價格戰的老路希望通過降價和保證貨量確保短期定艙量。
關于對航運業的獲利展望市場出現兩極看法有一派抱持悲觀看法并預估船公司2023年可能會出現虧損;德魯里預估2023年集裝箱海運綜合營運利潤恐下滑到150億美元僅及2022年的不到一成。
也有一派樂觀者他們預估船公司仍會獲利積極的運力管理是關鍵;海運數據廠商Xeneta分析師認為手握更多長期合約的船公司可保持獲利在現貨市場拼價格戰的部分船公司已經開始虧損。許多小船或小公司開始退出掀起撤船潮。
航運業界普遍認為俄烏沖突仍是2023年最大變數如果沖突能夠早點結束有助減緩通膨沖擊加上能源危機緩解看好終端購買力的緩慢回升。
但多位航運業者強調集裝箱海運業最大問題是運力過剩。如陽明海運方面就表示2023年、2024年預估船噸位增幅將比貨噸增幅大許多可能引發新一輪運價戰船公司會不會賺錢要看整體控艙能力。
從2000年起對每年的新造船量做比較來看據Alphalner估算增加最多的是2024年將新增約280萬TEU;其次是2023年新增約240萬TEU;排名第三多的是2015年2025年將是第四多。
2023年美國、歐盟等經濟同步放緩業界預估貨量變少加上新增運力激增自2022年第四季開打的運價戰不排除加劇。由于宏觀經濟充滿不利因素馬士基預期2023年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有下行風險。
盡管面臨挑戰但有業界機構預估幾大聯盟、九大船公司2023年仍會賺錢。運力供過于求的問題要靠船公司有效控艙包括船舶降速、淘汰能效差的船、新造船遞延交付等新增船舶不是同時一下涌入在市況不好時老舊船舶報廢量可能增加掀起拆船潮都有助平衡運力支撐運價避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