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市場持續高燒,為了出貨,外貿企業絞盡腦汁。
小貨主們拼箱、湊箱,大貨主、代理商們則想到了“包船”的辦法,來解決供應鏈問題。
此前,受疫情影響,集裝箱周轉、回流緩慢,艙位難尋情況比較嚴重,如今的情況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否有了好轉?產生了哪些新的問題?
往下看,答案馬上揭曉!
在深圳鹽田港的集裝箱碼頭,幾乎每一個泊位都有集裝箱船在靠泊,整個碼頭基本是在滿負荷運轉,空箱短缺的狀況偶有發生。
答:艙位依舊難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金屬集裝箱產量同比增長了1.7倍。
雖然有一段時間市場缺箱問題暫解,但缺艙問題仍然嚴重,不僅“拼箱”“湊箱”已成常態,甚至連集裝箱里邊邊角角的空間,企業們也紛紛打起了主意。
比如:出口汽車,因為汽車整體有一個空間,車內可以放東西。把車輛裝到集裝箱以后,它還有一些剩余的空間,現在企業們都是在想能不能把其它的小宗貨物的商品和汽車拼在一塊,出口裝在一個箱子里面,節約海運成本。
為了趕上市場旺季,趕上西方國家的節日,有企業選擇“包船”出海,相比傳統海運模式,“包船”的費用還要更高,在目前“物流供應鏈”堵塞的大環境下,外貿企業需要效率和艙位,來緩解貨物積壓帶來的資金回流和倉儲壓力,企業選擇“包船”出海,也屬于是無奈中的選擇。
注:信息整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