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農歷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中國華南地區的一些駁船服務將暫停,預計從今年12月份到2022年農歷春節期間,貨運需求仍將十分強勁,貨運量也將保持高位水平。
疫情的不穩定特點給對全球物流供應鏈造成了很大影響。到2022年1月底,亞洲到歐洲、北美、地中海航線,共計停航約219個航次。
亞洲至北歐,運力中斷仍將影響整體運力,至少在農歷春節之前,運力中斷的現象仍將十分普遍。
亞洲至北美洲,由于港口擁堵,預計運力仍將繼續下降。
亞洲至拉美,始發地和目的地港口的等候時間較長,這仍會對準班率帶來一定壓力。
亞洲至中東印巴,預計運力將會十分緊張。
亞洲至澳新,始發地和目的地港口的等候時間較長,這仍會對運力帶來一定壓力,維持每周的正常船班將非常困難。
亞洲進口,預計船期延遲和港口擁堵將持續存在,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地區。這將對貨物的準時交付產生負面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在2022年仍將居高不下,2021年發生的情景(海運費暴漲、缺艙、缺柜)似乎可能在2022年會重演。建議貨主為船期延誤、缺艙、甩柜和持續的高運輸成本做好準備。
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北歐和亞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線總共545個預定航次中,在第52周至明年第3周之間取消了58個航次,取消率為11%。根據德魯里本期數據,在此期間,66%的空白航行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向貿易航線中,主要是前往美國西海岸。
集裝箱行業的運力仍然受到限制,內陸運輸服務的中斷大大抑制了供應鏈的運力,同時港口擁堵也使得船舶運力周轉效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