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周二發布的一份新報告稱,全球供應鏈問題似乎將進一步惡化,因為俄烏沖突、疫情導致的封控以及一些其他壓力導致港口延誤時間更長并推高了成本。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的研究發現,全球五分之一的集裝箱船目前在各個主要港口陷入擁堵。
在華東港口外等泊的船舶比過去一個月增加了34%;貨物運送到美國倉庫的運輸時間比平常長得多;在歐洲,來自亞洲的船舶平均延誤四天,造成了一些連鎖反應,包括將歐洲制造的貨物運往美東的空集裝箱短缺。
加拿大皇家銀行數字情報戰略負責人Michael Tran在報告中表示:“全球港口擁堵正在惡化,并變得越來越普遍。”他承認,很難說什么時候情況會有所改善。
報告表示,過多的問題正在“對各個市場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負面復合效應”。2月底俄烏沖突發生,數艘船在黑海沉沒,使得保險公司將保險費從整船價值的0.25%提高到1%至5%。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加油港新加坡的船用燃料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66%。
▎船公司提及疫情封鎖對集裝箱航運產生的影響
據悉,馬士基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在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上海港一直保持開放并運營,卡車運輸和倉庫關閉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發展,我們在中國的出口量受到了影響,但可能比我們預期的要小。
“我們的客戶在中國的采購訂單不會消失,因為已經封鎖,所以很明顯會晚一點來。但是目前,我們沒有看到因為上海封控而出現訂單大幅增加。”
不過,馬士基在其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的疫情封鎖帶來了進一步的挑戰,雖然第一季度的影響有限,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未來幾個季度的擁堵環境可能會惡化。
Soren Skou指出,在全球范圍內,擁堵已經非常嚴重——甚至在美國旺季開始和封鎖推遲中國貨運之前。Skou說:“當然,參與全球物流的人最關心的問題是,將在何時能看到自疫情開始以來,我們所經歷的特殊市場狀況正常化。不幸的是,本季度并沒有讓我們離正常化更接近。”
美森首席執行官Matt Cox周二在財報會議上報告稱:“疫情封鎖對美森中國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的碼頭正在接收貨物并管理空箱,我們的船舶正準時離開寧波和上海。”
Matt Cox表示,一些客戶將出發地從上海轉移到了鄰近的寧波。其他一些航運公司也取消了上海的停靠并轉移到其他港口,有些轉移到了寧波,有些轉向了釜山或其他亞洲始發港,并將運力重新分配到其他市場。
美森在今年一季度財報中表示,目前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其看到中國的供應鏈面臨挑戰,主要是由于采取措施減緩疫情傳播,以及美西持續的供應鏈限制及擁堵、消費趨勢上升和庫存補充。
盡管中國的供應鏈挑戰帶來了近期的不確定性,但該公司預計,當前的供需因素將至少在10月份的旺季期間基本保持不變,并預計今年大部分時間對其中國服務的需求將繼續上升。
Matt Cox預計,當中國的封鎖放松時,延遲的貨物將進入跨太平洋航線,并導致在洛杉磯/長灘港外等泊的船舶再次增加。“我們的一些客戶表示,由于最近的供應鏈挑戰,他們有大量的生產積壓,大約需要幾個月的貨運預訂。這需要時間來解決,特別是這將與傳統的夏季旺季相重合。”
此外,來自project44的數據報告顯示,在封鎖期間,上海港前往美國等目的地的出口集裝箱的平均等待時間實際上有所減少。4月最后一周,該指標同比下降43%,至2.02天。在封鎖期間(由于內陸卡車運輸不足),進口集裝箱的等待時間有所增加,但該指標在4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下降了15%,降至10.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