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第三季度皆是物流旺季,美國圣誕節前的貨運旺季和中國雙11跨境物流熱都是需求引擎。而今年海運價格卻出現爆跌現象。
(一)中國出口訂單遭取消,物流需求告急
中國上海出口貨柜運價連續 13 周下跌。
導致價格崩跌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過去疫情期間曾出現斷貨危機,因此多國為防止斷供“囤貨”,而今年通膨壓力大,需求下降,之前的庫存無法銷出,使得貨運需求減少。
近期我國外貿行業在歐美等地區的海外訂單遭到了大規模的取消和推遲,紡織、電子、家具等多個產業集群均陷入窘境。報道指,大型零售商沃爾瑪在 8 月就取消了數十億美元訂單,大量的取消訂單代表著歐美國家的采購能力、消費能力都在萎縮。
受地緣沖突、能源供應短缺以及經濟衰退影響,歐元出現快速貶值,對美元匯率跌破1比1關口,創近20年來最低水平。在海運價格和物流情況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歐美消費市場疲軟、東南亞等國家分流訂單等因素疊加影響下,我國眾多外貿企業訂單量明顯下降。
盡管歐洲人現在因為高通脹,消費情緒低落,但圣誕節仍要過,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仍很大。
(二)越南印度能拿走中國外貿訂單么?
美國媒體聲稱沒有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美國就沒有圣誕節。至少會沒有圣誕彩燈、裝飾品,或被包起來并置于圣誕樹下的游戲機。
在美國進口中國產品中占比超過90%的10大中國產品分別為筆記本電腦、游戲機、圣誕節用品、膠靴、吊扇、其他節假日用品、合成毛毯、發制品、便攜式電燈和圣誕節燈飾。
今年1月份到9月份,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1億美元(約76.8億元)的圣誕飾品,占據了美國圣誕飾品進口市場的92%。這還不包括價值3.46億美元的圣誕燈,87%美國進口的圣誕燈也來自中國。
①越南的供應鏈挑戰。從美國進口結構看,圣誕采購貨物集中在紡織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消費品,中國和越南等地是其主要進口來源地。
在人口方面,越南僅為中國的1/14,目前越南全國總人口數不到1億,勞動力人口為5750萬人,其中僅有12%左右是經過專門培訓的生產技術工人。這一數字無法與中國相比,也無法滿足圣誕節訂單的急切需求。另外,越南的基礎設施如公路、港口和貨物裝卸能力仍在建設中,顯然無法與中國巨大而完善的基建體系相比。
今年由于疫情和俄烏沖突,越南的生產活動停滯并且無法快速形成產能,所以難以滿足美國圣誕采購需求,進而導致圣誕訂單集中向中國轉移。與中國相比,越南最大的問題在于供應鏈與勞動力。
②印度的供應鏈野心。生產大國印度正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中國的替代品,但這是一個令印度政府擔憂的趨勢,在后疫情時代,許多跨國公司都在尋求供應鏈多樣化。
印度工商部長皮尤什·戈亞爾去年底告訴議會,2014 年至 2021 年 11 月期間,共有 2,783 家在印度設有注冊辦事處或子公司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該國的業務。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因為在印度共計有 12,458 家外國子公司。
由于印度的眾多產業還未形成自己的產業鏈,嚴重依賴外國企業,在不斷關停的外國公司背景下,印度的產業鏈也受到重創。
印度還有一個天然缺陷,那就是它沒有進行徹底的社會改革,所以無法徹底釋放出生產力。比如沒有進行土地改革、種姓制度依然存在于社會各角落、婦女沒有得到解放……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印度的生產力。
總而言之,盡管航運運費急劇下落,但是由于圣誕節歐美各國仍有大量進口需求,對我國外貿仍有一定延緩影響的作用。
信息來源:掌鏈